Google WWW搜索 本站搜索
我的数字图书馆

Collaboration Tools and Web 2.0

Collaboration Tools and Web 2.0

From: Downes, 6 days ago



Discussion of collaboration, web 2.0 tools supporting collaboration, trends and principles underlying the tools. See also http://www.downes.ca/presentation/139

2007年5月22日星期二

聆听大师声音-刘心武眼中的红学世界

5月21日的华东师大科学会堂,不算小的大厅内,走廊上、讲台上,几乎能坐的地方,都坐满了人,大家都在等着即将到来的著名作家-刘心武,主题-刘心武眼中的红学世界细读《红楼梦。
在两个半小时的讲座中,大师侃侃而谈,从贾母带着女眷到清虚观打僬切入,分析了红楼梦中描写的家庭政治斗争。最后提出“曹雪芹怎么一点点优生学的常识都没有?宝玉和黛玉怎么可以结婚呢?”的问题供观众思考。
研究方法:
文本细读
原型研究
曹雪芹怎么一点点优生学的常识都没有?宝玉和黛玉怎么可以结婚呢?”

但是我另外一个研究方法是比较传统的研究方法,就是原形研究,原形研究在西方在中国都存在很久了,比如研究狄更斯里面的姨妈她的原形是谁,像巴金的《家》原形研究也是很好的,小说里面的大哥就是我家里的大哥,原形研究对写实性作品,怎么样生活的真实升华为艺术的真实,同时对愿意为作品写实的人士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进入写实状态的参考。现在没有很多时间我原形研究方面的心得,但是我可以很简单再说一句,因为有的读者给我指出来,他说你说贾母主张贾宝玉娶林黛玉,我有一个疑问,书里面情节是这样的,就是宝玉是贾政的儿子,林黛玉是贾政一个贾敏的女儿,一个哥哥的儿子和姐姐的女儿结婚,这个血缘太近了,这个不仅是贾母糊涂,连曹雪芹都成问题了,不要说现代社会,就在清朝以前,再以前,最最起码在汉代,姑表是不能结亲的,经过社会实践就发现,这种婚配会生傻孩子,从优生学角度,当年的宗族的族长要限制,这个是不合适的,曹雪芹这么一个大人,他怎么会写成这个样子?是不是一个问题?这怎么回事?就是因为曹雪芹这个作品是有原形,而曹雪芹写作总的特别叫做把真实的事情隐藏起来,在小说里面加以保存,但是发现冲突的时候,他跟其他的作者相反,他是为了维护生活真实,他宁愿牺牲艺术虚构的一定的合理性。他是这么一个写作方法。我在前面的讲座里面讲得很清楚,这里不重复了,贾府根据现在的描写,贾母是有两个儿子,大儿子是贾赦,二儿子是贾政,贾赦是一个将军,但是贾赦不跟他妈住,他袭了爵,贾赦不住荣国府,荣国府的主建筑群中轴线上的大堂那套房子是二儿子贾政和他老婆王夫人住的,这个是怎么回事?不要说在那个时代封建贵族大家庭不可以这样,一般的农村一个大家庭也不可以这样,大儿子要赡养母亲的,可是小说里写的很怪,袭人说我带你去见大舅舅,两个人出了荣国府,走了一段路,到另外一个院落,这个院落跟荣国府不相通,一个大门,走进去,贾政和王夫人住那儿,这个是怎么回事?
这就是曹雪芹为了把真实隐藏以后,又加以保存,他牺牲了情节的合理性,去保存曹家生活当中真实的情况,因为在曹家的真实情况当中是这样,贾母的原形是曹雪芹爷爷那个人,姓李,她死了丈夫以后,但是她的儿子又死掉,她就成了一个彻底的寡妇了,但是康熙皇帝对他们家非常好,从曹的侄子当中选出一个人过继给李氏,当儿子,这个儿子不是亲生的,并无直接的血缘关系,是一个旁系的关系,在过去的社会,一旦过继以后,如果要生下一个孙子就可以当亲孙子来对待,这个是中国人的伦理意识,所以把这个化成小说的情节以后,因为贾政的原形过继给了李氏,当然就塑造了他们合住的院子。但是曹雪芹除了写过继给李氏这个人,实际上是李氏一个侄子,这个曹浮有一个哥哥,这个哥哥家里面有儿子儿媳妇,儿媳妇就是王熙凤,所以曹雪芹为了写起来方便起见就合并了同类项,在生活当中曹浮这个然确实是他亲哥哥,为什么贾赦又不住在小说里面的荣国府里面,他没有一块过继给贾母,所以原形研究就读懂了,再一想的话,一个并不是贾母的亲儿子,而是过去的儿子所生的儿子,他跟贾母亲生女儿的女儿就可以结婚,曹雪芹就可以放心去写贾宝玉和林黛玉他们的爱情追求,所以原形研究对读懂这本书是有用处的。这是我研究一个概括,

Photos

www.flickr.com